2020年1月10日下午,由我公司承担设计的甘肃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陇中人民翘首期盼半个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标志着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已全部完成,工程进入正常运行管理、全面发挥效益的新阶段。
在定西召开的验收会上,由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委员会认为,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已按照初步设计及设计变更批复内容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工程质量合格、财务管理规范、投资控制基本合理,竣工财务决算已通过审计,水土保持设施、环境保护、工程档案已通过专项验收,工程初期运行正常,工程效益良好,一致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陇中苦,甲天下”,以定西、会宁为代表的甘肃省中部地区是全国有名的干旱地区,当地水资源贫乏,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极为困难,广大群众备受缺水之苦。为改变“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残酷现实,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委作出了引洮河水上陇中和陇东的决定。1958年,第一次引洮工程启动,但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限制,1961年工程被迫全线停工。虽然工程停了,但“引洮河清流,解陇中之渴”梦想从未停歇。1992年甘肃省把引洮工程列为中部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再次全面启动工程前期勘测设计工作。
我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分批次承担项目各阶段的规划设计工作。在总结1958年引洮工程中途停废教训的基础上,历经多次勘测设计和方案论证,于1992年11月完成项目规划报告,1995年完成了引洮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家主管部门数次审查及报告修改工作后,2000年可研报告上报水利部。根据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需要,对引洮工程的定位及建设内容做了调整,将引洮工程供水任务由灌溉转变为立足于国民经济各行业,以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引洮工程历次前期工作成果基础上,于2002年编制完成《甘肃省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之后,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分期建设的要求,先后完成了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可研报告及初设报告的编制工作。期间同步就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洮河水资源、水资源合理配置、工程总体布局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比较论证及研究工作。2006年8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务院批准;2007年1月,水利部批复了初步设计报告。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属长距离线性输水工程。渠管线主要分布于甘肃中部陇西黄土高原区,工程具有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分布面积广、线路长、建筑物类型数量众多、施工难度高、输水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工程建设过程中,我院发挥技术主导作用,协作参建各方先后攻克包括总干渠3#隧洞进口灰岩洞段涌水、7#隧洞含水疏松沙洞段涌水涌沙多次导致TBM卡机、15#隧洞饱水黄土隧洞涌泥及塌方冒顶等诸多地质灾害及地质难题。最终实施完成的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新建总干渠一条长
在工程前期设计及建设期间,结合工程实际勘测设计及施工,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次,其中《北方地区长距离引水工程无压输水渠道冬季低温环境运行特性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配合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做好尾留项目收尾工作,做好工程“补短板”项目的规划及方案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