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的《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通过省内组织的专家初步审查,经报请省政府同意近日上报国家水利部审查。这标志着备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人民关注,定西、会宁等中部干旱地区人民热切期盼的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可研报告进入国家审批阶段。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是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区内定西、会宁等11个县为国家扶贫重点县,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水平低。干旱缺水是造成该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为了早日解决该地区的缺水问题,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引洮供水工程的整体效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加快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设步伐的同时,安排组织引洮供水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目前,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可研报告上报国家水利部审查;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调查评估等报告,省内有关部门已出具审查意见;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占地移民规划大纲、移民规划、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选址论证、项目规划论证、节能评估、涉河防洪影响评价等各专题报告正在紧张编制之中。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是解决我省会宁、安定、通渭、陇西、静宁、秦安、甘谷、武山等8县区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工程规划水平年2030年受水区涉及100个乡镇,1701个行政村,供水总人口2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14万人,农村人口为158万人,年调水量3.31亿立方米,其中:非农业用水2.23亿立方米,占总外调水量的67.4%;农业用水1.08亿立方米,占总外调水量的32.6%。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总干渠1条,长94.95公里;干渠7条,总长268.35公里;分干渠4条,总长89.51公里;城乡专用供水管线18条,总长158.19公里;非农业供水调蓄水池(库)19座,总容积1579万立方米;灌溉支(分支)渠45条,总长731.6公里;非农业供水水厂14座及对应的配套供水管网系统。新发展灌溉面积34万亩。工程估算总投资155.69亿元。建设总工期7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