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舟曲水利灾后恢复重建步伐,指导我省做好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11月19日至20日,由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率领的水利部舟曲水利灾后恢复重建调研组专程来我省,就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这是我省11月17日全面启动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以来第一个来我省调研的国家部委工作组。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段红东、建设管理司副司长祖雷鸣,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田以堂参加调研。省长助理夏红民、省水利厅副厅长杨成有、栾维功,甘南州州长毛生武,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志强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汪洪一行先后查看了白龙江河道疏浚、三眼峪、罗家峪沟道和瓜咱坝移民安置区,听取了省水利厅和舟曲县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并就白龙江河堤建设、三眼峪沟道治理等问题同省、州、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汪洪总工程师充分肯定了我省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指出,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国家很重视,陈雷部长很关心,社会各界很关注,水利部将会积极支持甘肃做好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舟曲水利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工程白龙江城区段堤防工程建设;二是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科学规划,尽快启动建设山洪灾害预警预防系统和防治工程;三是督促地方水利部门做好乡村供水工程、农田灌溉工程和水保设施等工程建设;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按期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水利部情系甘肃、心系灾区,陈雷部长、刘宁副部长带领工作组第一时间亲临灾区,指导抢险救灾。同时立即从部机关有关司(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紧急抽调水文监测预报、堰塞湖应急处置、水毁修复、安全度汛等方面的专家紧急驰援舟曲。国家防总、水利部于8日下午14时启动国家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紧急调运路基箱、长臂挖掘机和铅丝网片等大批抢险救援物资全力支援舟曲开展抢险救灾。面对白龙江堰塞湖紧急排险这个“世界难题”,水利部研究制定了“爆、冲、挖”相结合的排险方案,配合指导部队官兵实施疏浚作业。在该科学方案的指导下,8月10日,白龙江堰塞河道险情被排除。8月30日,淤堵河道清淤疏浚取得圆满成功,313省道舟曲段全线恢复通行,为灾区群众重返家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及开展灾后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加紧疏通堰塞河道的同时,水利部立即组织部、省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在详细勘测、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在抢险救灾一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完成了舟曲县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建设等3个规划和4个方案,并以水利部和省政府名义于 8月24日将规划和方案联合上报国务院舟曲灾后重建领导协调小组,为水利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舟曲应急抢险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并转入恢复重建后,水利部在灾后规划项目审批等方面一如既往的给予甘肃大力支持和帮助。《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建设初步设计报告》上报水利部后,9月12日,水利部第一时间组织对该设计报告进行了审查,为舟曲白龙江堰塞河道清淤和综合治理以及防洪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1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根据省政府制定的规划投资安排意见,分配水利灾后重建规划投资3亿元,涉及白龙江城区段堤防工程、城区及周边地域山洪沟道治理、水文站建设、乡村供水工程、农田灌溉工程、水保设施修复、移民安置区防洪工程共7个项目。其中白龙江城区段堤防工程、城区及周边地域山洪沟道治理、水文站建设及移民安置区防洪工程由省水利厅负责实施,乡村供水工程、农田灌溉工程、水保设施修复由舟曲县负责实施。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省水利厅承担的舟曲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积极进展。在武警水利部队的持续开挖下,白龙江堰塞河道清淤已于11月5日提前完成,比原计划提前55天。共计开挖泥石流堰塞河道水下淤积体约73万立方米,外运渣料90万立方米。罗家峪至瓦厂桥之间已具备河堤基坑开挖条件。骨料加工系统设备调试已基本完成,已具备生产条件,混凝土拌合系统已完成基础浇筑,即将进行设备安装。本月内开始堤基混凝土基坑开挖,12月可进入河堤混凝土浇筑,明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4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三眼峪、罗家峪施工导流工作已完成,渠道开挖、整治已完成70%,已累计完成砂砾石开挖20280立方米,砂砾石夯填5504立方米。本月底开始河道衬砌,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新城区河堤建设也争取12月份正式动工,明年年底前完成;水文站设施建设明年元月动工,明年年底前完成。